探索“住宅產業化”新路徑
——現澆鋼筋混凝土《空中造樓機》建造技術
董善白 孫誠
(一) 聯合國經濟委員會關于產業化的定義清晰,全面
和準確
1、生產的連續性
2、生產物的標準化
3、生產過程集成化
4、工程高度組織化
5、生產的機械化
6、生產與組織一體化研究與實踐
(二) 《空中造樓機》建造技術概念:
1、《空中造樓機》是由13項標準裝置,按建筑形狀配置而成的大型機械裝
備,部件標準化程度高,通用互換性強。
2、《空中造樓機》模擬一座“移動造樓工廠”,在施工現場以機械操作,程
序控制方式完成升降與模板自動開合模等指令,實現現澆鋼筋混凝土工
業化建造。
3、《空中造樓機》大型機械裝備通過高度方向重復使用,多棟建筑循環使用,
有效攤薄財務成本。標準層面積愈大,建筑高度愈高,經濟效益愈顯著,
優勢愈凸顯。
(三) 《空中造樓機》建造技術路徑特征:
1、系統整合標準化設計,工業化建造,工廠化部品,管線集成與標準接口,
安全與質量監控,BIM技術,工程驗收與成品交付等各行業、各部門、各
階段產業鏈,通過《空中造樓機》建造技術構建有序、連貫、統一的產業
化大工業格局。
2、系統整合生產機械化,生產過程集成化,工程高度組織化,運用信息控制
技術,互聯網技術真正實現“工程質量可控”、“建安成本可控”、“建
造周期可控”、“減少建筑垃圾排放”的目標。
3、調動社會投融資,組建大型專業化租賃公司,通過濕租運營模式(設備與
管理團隊整體租賃)促進房地產業、金融業、建筑業、裝備制造業共同可
持續發展。
(四) 《空中造樓機》建造技術切合中國國情
1、中國大城市、特大城市眾多土地資源稀缺,高層與超高層住宅成為政府集
約利用土地的重要政策工具。60米以上剪力墻結構體系的高層與超高層
住宅,是應用《空中造樓機》建造技術的目標物。
2、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,現澆方式可確保建筑具備優良的抗震性能,并
于國家現行抗震規范順利對接。專家與老百姓二個層面容易形成共識。
3、大量農民工為主的傳統建筑業,轉型升級為少量產業技術工人為主的現代
機械建造業。利用中國強大的機械裝備制造能力與過剩產能,走出國門。
參與國外房地產開發與工程總承包。
4、在高層與超高層住宅領域,從全產業鏈構成與科研成果儲備二方面評價,
PC不應是“住宅產業化”技術路徑的優選方式。
(五) 在科技部[住宅科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]和
北京市建委住保辦標準與信息化處主導下,以卓越
置業集團為主組建的研發團隊,歷經7 年標準化設
計與工業化建造技術系統研發,各階段實驗試制,
北京市公租房足尺示范建造,數十次各行業各專業
專家研討及巨額研發資金投入,現已取得豐碩的研
發成果并獲得國家二項發明,五項實用新型專利證
書。
(六) 希望政府主管部門在保障房建設中,支持進行小
范圍試點建造,總結完善技術集成與運營模式探索。
熱誠歡迎專家指導,咨詢與交流。
深圳市協鵬建筑與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顧問
董善白 13902488915
北京北起意歐替起重機有限公司董事長
孫誠 13701219987